序号 |
级别 |
研究所(中心)名称 |
研究方向 |
负责人 |
1 |
部级 |
四电BIM工程与智能应用铁路行业重点实验室 |
实验室瞄准铁路智能建造技术发展前沿,重点围绕铁路四电BIM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、创新引领、系统研发与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,推动BIM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,服务国家智能铁路发展。 |
陈光武 |
2 |
省级 |
甘肃省轨道交通电气自动化工程实验室 |
1.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电能质量与效能提升技术;2.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性态评估和电气安全防护技术;3.轨道交通电力传动系统结构、设备和控制新技术;4.新能源发电及轨道交通新型供电技术。 |
田铭兴 |
3 |
校级 |
计算智能与信息处理研究所 |
计算智能与信息处理、复杂系统建模与控制 |
李军 |
4 |
校级 |
轨道交通系统安全及仿真测试研究所 |
轨道交通联锁控制技术;系统安全技术;仿真测试技术 |
谭丽 |
5 |
校级 |
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研究所 |
1、电力系统电能质量分析与控制 |
田铭兴 |
6 |
校级 |
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|
空间电子学、智能硬件、机器人控制技术、智能汽车控制技术、高速铁路网络化、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与开发 |
王思明 |
7 |
校级 |
先进控制技术研究所 |
预测控制、自适应控制、网络控制相关理论与技术 |
杨剑锋 |
8 |
校级 |
电子与显示技术研究所 |
电子显示技术,轨道交通安全与防护 |
张友鹏 |
9 |
校级 |
现代交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所 |
轨道交通信息化平台 |
郑云水 |
10 |
校级 |
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 |
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安全风险评估;电能质量与控制,电网技术 |
苏宏升 |
11 |
校级 |
综合自动化研究所 |
1.工业综合自动化理论与关键技术;2.复杂系统的分析建模及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;3.电力系统自动化及新能源发电优化控制 |
董海鹰 |
12 |
校级 |
铁道信号应用技术研究所 |
轨道交通运输自动化 |
董 昱 |
13 |
校级 |
计算交通与智能控制研究所 |
交通信息智能控制理论与技术应用 |
杨乔礼 |
14 |
校级 |
电气工程智能检测研究所 |
检测装置智能化技术与研究 |
闵永智 |
地址: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8号 邮编:730070 Email:网站维护wanglj@mail.lzjtu.cn 电话:0931-4938626
Copyrights © 2021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世界杯买球-预选赛买球-世界杯在线买球 设计制作